早春图轴 北宋 郭熙 台北故宫博物院

早春图轴 北宋 郭熙 台北故宫博物院

材质尺寸:
绢本 轴 浅设色 158.3×108.1厘米
钤印:
作者印:郭熙笔收传印:鉴藏宝玺:乾隆御览之宝,乾隆鉴赏,石渠宝笈,三希堂精鉴玺,宜子孙,养心殿鉴藏宝,石渠继鉴,嘉庆御览之宝,宣统御览之宝,宣统鉴赏,无逸斋精鉴玺;收传印记:明昌御览,司印(半印),真赏,珍秘,丹诚,琴书堂,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,公,信公珍赏,宜尔子孙,东平,阿尔喜普之印,御赐忠孝堂长白山索氏珍藏,九如清玩,也园珍赏,道济书府,仲雅,善卿,肃斋;
著录书籍:
石渠宝笈初编(养心殿),上册,页642; 故宫书画录(卷五),第三册,页52-53; 故宫书画图录,第一册,页213-214
参考书目:
1.何传馨,〈宋郭熙早春图〉,收入王耀庭、许郭璜、陈阶晋编,《故宫书画菁华特辑》(台北:国立故宫博物院,1987年初版,2001年再版),页74-77。 2.许郭璜,〈宋郭熙早春图〉,收入《李郭山水画系特展》(台北:国立故宫博物院,1999年初版),页1-4。 3.〈宋郭熙早春图〉,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,《春景山水画特展图录》(台北:国立故宫博物院,1987年一月初版),页46。 4.陈韵如,〈郭熙早春图〉,收入林柏亭主编,《大观- 北宋书画特展》(台北:国立故宫博物院,2006年初版一刷),页75- 77。 5.陈韵如,〈早春图〉,收入林柏亭主编,《国宝菁华 — 书画‧图书文献篇》(台北:国立故宫博物院,2006年12月),页197。 6.〈宋郭熙早春图〉,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,《名宝上珍》(台北:国立故宫博物院,1995年初版一刷),页224。 7.何传馨,〈国之重宝 — 书画精萃特展〉,《故宫文物月刊》,第19期(1984年10月),页20。 8.高木森,〈郭熙「早春图」有一半是裱工伪造的劣迹吗? — 评徐小虎的「表面之下 — 补笔之研究」〉,《故宫文物月刊》,第117期(1992年12月),页76-93。 9.江兆申,〈山鹧棘雀、早春与文会(谈故宫三张宋画)〉,《故宫季刊》,第十一卷第四期(1977年夏),页13-21。 10.李霖灿,〈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断代研究〉,《故宫季刊》,第十三卷第二期(1978年冬),页25-40。 11.李霖灿,〈故宫博物院的名画宝藏(上)〉,《故宫季刊》,第十三卷第四期(1979年夏),页69-83。 12.陈葆真,〈从空间表现法看南宋小景山水画的发展〉,《故宫学术季刊》,第十三卷第三期(1996年春),页83-117。 13.沈以正,〈由郭熙与张择端探讨对北宋绘画创作的理念与技法〉,《中华民国建国八十年中国艺术文物讨论会论文集 书画(上)》(台北:国立故宫博物院,1992),页33-44。 14.《郭熙早春图》(台北:国立故宫博物院,1980)。 15.小川裕充,〈「院中名画」–从董羽、巨然、燕萧到郭熙〉,《艺术学》,第23期(2007年1月),页229-308。 16.朱淑媛,《北宋郭熙绘画观研究》,中国文化学院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,1979年。 17.杨元铮,〈谈耿昭忠与安岐的两方”珍秘”印〉,《故宫博物院院刊》,总第141期(2009年第1期),页60-63。 18.陈韵如,〈宋郭熙早春图〉,收入蔡玫芬主编,《精彩一百 国宝总动员》(台北:国立故宫博物院,2011年九月初版一刷),页262。 19.赖国生;〈院藏高剑父山水图赏析〉,《故宫文物月刊》,第356期(2012年11月份),页116-126。 20.陈韵如;〈两宋山水画意的转折──试论李唐山水画的画史位置〉,《故宫学术季刊》,第二十九卷第四期(2012年夏),页75-107。; 陈韵如,〈宋郭熙早春图 轴〉,收入《公主的雅集-蒙元皇室与书画鉴藏文化特展》(台北:国立故宫博物院,2016.10),页100-107、270-271。
简要介绍:
作于一○七二年的〈早春图〉,不仅是郭熙传世的代表作,也是山水画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。郭熙在宋神宗时进入宫廷服务,正当王安石变法之际,官府殿阁的新建布置中,都使用了郭熙的山水。此作可能原来也是其中之一。 画中构图有著对称性的安排,但在秩序感中又充满著韵律的变化。而藉著墨色深浅所营造出来的光影效果,更为此山水增添了空间的奇幻。舟樵行旅等活动的加入,也进一步将此意境转化成一个生机处处,可游可居的神奇所在。这些表现都可以从他的《林泉高致》书中,得到理论上的印证。(20061206);
画面左侧河谷上方款书「早春壬子年(1072)郭熙画」,上钤「郭熙笔」一印。郭熙,河阳温县人,活动于宋神宗朝(1067-1084),曾为朝廷官署内廷作画,享年八十余岁。
本幅为郭熙传世的重要代表作,成功地于巨大山水构图中展现春景生机。顺著画面中央轴线,蜿蜒布列的岩块、巨松、主山、远峰,连成充满能量的山体动势。其中运笔用墨更见巧思,细腻描绘画中的人物活动,营造出得以居游的景致。
(20110913);
郭熙(1023-约1085年),河南温县人。画幅左侧中间有一行小字隶书款:「早春。壬子年郭熙画」,知此画作于一0七二年。「早春」是「谿山行旅」之后,北宋山水另一里程碑。范宽呈现出大自然庄严与永恒的特质,郭熙则捕捉山水在一年四季中不同的风貌和烟云变幻的气氛,他画山石多用「云头皴」,林木则以「蟹爪枝」见长。全幅烟岚浮动,暗示宇宙间无穷的生机。

早春图轴 北宋 郭熙 台北故宫博物院

分享到 :
相关推荐

克利奥帕特拉在死囚身上试毒,亚历山大·卡巴内尔

画作《克利奥帕特拉在死囚身上试毒》是画家卡巴内尔创作于1887年的一幅油画。现由安特...

陶器市场,弗朗西斯科·德·戈雅

作于1779年的“陶器市场”相当明显地显示了戈雅艺术的主要优...

博士来拜,达芬奇

1481年创作的《博士来拜》,是标志其艺术风格达到成熟期的作品。该画虽由于他动身去米...

溪边小鹿,古斯塔夫·库尔贝

油画《溪边小鹿》是一幅库尔贝60年代创作的风景画,以抒情细腻的笔调描绘了森林深处的小...

蒙娜丽莎,达芬奇

油画《蒙娜丽莎》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。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,成功地塑造了...

亚伯拉罕的牺牲,伦勃朗·梵·莱茵

《亚伯拉罕献祭》这件作品英文名称ThesacrificeofAbraham。取[&h...

八十七神仙卷(传) 唐 吴道子 徐悲鸿纪念馆

材质尺寸:绢本长卷白描30×292厘米钤印:收传印:悲鸿生命。[&hell...

披纱的女子(弗纳利娜的肖像),拉斐尔

油画《披纱的女子》是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向同时期大师达芬奇的《蒙娜丽莎》挑战之作,画中...

庞贝城的末日,卡尔·帕夫洛维奇·布鲁洛夫

这幅《庞贝城的末日》的作者布鲁洛夫,是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的高材生,毕业后被学院公费派...

德·蓬巴杜夫人,弗朗索瓦·布歇

《德·蓬巴杜夫人》是蓬巴杜夫人系列画作中其中最优秀的一幅。画中蓬巴杜夫人形象,在高[...

竹林五君图(传) 唐 阎立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

材质尺寸:绢本立轴设色137.2×74.3厘米简要介绍:此画上[&hell...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